自2018年8月3日沈陽沈北確診的第一起非洲豬瘟,截至今日,全國已有31個省份發生非洲豬瘟共136起疫情,其中家豬133起,野豬3起,全國累計撲殺生豬112.9萬頭 。雖說疫情的發生頻率與去年下半年相比降低了,但非瘟帶來的影響在短時間內還是非常明顯的,在非瘟的情況下,集團化養豬、規模養豬場、中小散戶養豬誰更具優勢,誰處于劣勢?
先來說說集團化養豬。我們所說的集團,一般來說是指那些上市豬企,第一,他們養豬的數量都是用萬頭來計算,已經形成了產業化,第二,資金雄厚,在非瘟面前,集團養豬不管從生豬的生活環境、病毒檢測還是技術防控方面,都會有專業的技術人員把控,但是一旦發生疫情就比較難控制。在非瘟的影響下,各大生豬上市企業還在不斷擴大養殖規模,可見非瘟的影響對他們來說還還是比較小的。
再說說規模養豬。近幾年比較火的養豬模式,是集團養豬的前身,處于前期摸索階段,好多流程都有,但是不太正規,在飼料購進、疫病防控方面都有可能出現漏洞,同時管理制度也比較松散,如果飼養人員不注意消毒工作,病毒就非常容易產生。
最后就是中小散戶養豬,一般都是夫婦倆為主要管理、飼養人員,適當配備幾名雇工,無固定的專職技術員或技術廠長的豬場。生豬的養殖環境多是比較簡陋,衛生條件差,對非瘟的防控能力是較低的,但是好在養殖的數量并不多,損失也不會太大。
中國養豬網
2018年九大上市豬企(溫氏、牧原、正邦、雛鷹、天邦、天康、羅牛山、龍大肉食、金新農)全年生豬出欄量是4476.3萬頭,而中國一年的生豬出欄量為69382萬頭,九大上市豬企也就只占了6.45%的市場份額。所以說在我國,規模養豬和中小散戶還是占據了非常大的市場。
其實不管是集團養豬、規模養豬還是小散戶養豬,在非洲豬瘟的影響下都有不同的風險,所以不管是哪一種養豬模式,都要做好預防非洲豬瘟的防控,大家的共同敵人就是非瘟病毒。
目前豬價沒暴漲是凍豬肉沒出完所致!后期極有可能“破10”
全國豬價上漲省份多,下跌省份少!全國最高價為甘肅17.20元/公斤;全國最低價為新疆12.68元/公斤。北京、山西、山東、江西與昨日持平,高價區倒沒有什么,低價區則是受人詬病,畢竟生豬低于6塊的比比皆是!
很多人質疑:“豬價上漲已經說了一年了,怎么還不漲!”按照正常市場規律和大量數據佐證的行情分析,本來豬價進入五月就會漲,卻遲遲沒有上漲,我們認為還是廣東、廣西出問題了,兩廣是生豬的主產區,兩個月內集中出了約一半以上的豬,當地疫情嚴重導致養殖戶大量拋售豬價被嚴重沖擊了一個多月。
目前的豬市,有一點是完全可以肯定的,目前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大幅度減少,不管是非洲豬瘟導致的也好,是豬肺疫、豬丹毒、豬藍耳導致的也好,總之豬就是少了,而官方曾發布數據表示生豬存欄約降低了20%左右,但是業內人士保守估計下降了40%,尤其是主產區!存欄量減少,價格當然會反饋在后市。
如果按照供需關系的常理,下降了那么多后市會暴漲,但是卻沒有上漲!因為是現在市場缺豬缺得是活豬!大量的冷凍肉還集中在市場上拉低豬價,之前說要集中處理的冷凍肉處理完畢了嗎?我看未必!清理凍肉的最后時期就要到了,若是相關部門直接動真格的,近期豬價會漲。業內說的生豬價格要“破10”是大概率的事件,但是先等凍肉出完再說吧!
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:抓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和生豬生產恢復工作
6月5日,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,抓好農業生產、保證農產品充裕供給,是穩物價、穩預期、保民生的重要基礎,對應對當前復雜形勢、促進擴大消費、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具有重要意義。
一要抓好糧食夏收和收購工作,加強夏種夏管,夯實秋糧生產基礎。針對今年草地貪夜蛾等病蟲害危害較大情況采取有力措施加強防治。
二要抓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和生豬生產恢復工作,鼓勵補欄增養。加強禽肉、牛羊肉等生產,多舉措增加肉類供應。
三要抓好大豆等油料生產,保障水果蔬菜等鮮活農產品供應,穩定價格水平。
6月3日,農業農村部辦公廳、財政部辦公廳日前聯合下發《關于做好種豬場和規模豬場流動資金貸款貼息工作的通知》,文件表示對具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豬場(含地方豬保種場)及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給予短期貸款貼息支持。
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,農業農村部辦公廳、財政部辦公廳日前聯合下發《關于做好種豬場和規模豬場流動資金貸款貼息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《通知》)!锻ㄖ诽岬,對具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豬場(含地方豬保種場)及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給予短期貸款貼息支持,對養殖企業銀行貸款貼息比例原則上不超過2%。
|